深圳热线

浙江:过万景区村共绘“两山”转化新图景

2025-01-06 11:16:24 来源:经济参考报

二十多年来,在“八八战略”擘画下,在“两山”理念指引下,在“千万工程”推动下,“好风景”带来“好钱景”的绿色魔法在之江大地万千“美丽乡村”上演。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禀赋,浙江深挖乡村旅游这座“富矿”,持续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。

如今,步步是景、处处如画的美丽乡村遍布之江大地,助推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。“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,浙江乡村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、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正徐徐打开,呈现出诗意栖居的幸福图景。

千村千面 旅游规模持续扩大

暮冬时节,黛瓦白墙、青石小路,一幅清丽生动的“江南水墨画”徐徐展开……杭州市桐庐县深澳村拥有200多栋保护相对完好的古建筑,依托美丽环境引来了一批天南海北的“新村民”。古建筑变成了制香坊、手作店、咖啡馆,康养、民宿、瑜伽等业态次第入驻,千年古村逐渐焕发出“年轻态”。

调香师涑南在深澳村开设了木龙香坊,每日在古村的一花一草、一石一木中寻找灵感,原料大多就地取材,用香气留住乡愁。这些“新村民”用沉淀的匠心、精美的匠品激活了深澳村文创、文旅产业的“一池春水”。数据显示,2024年1月至10月,深澳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余万元,累计接待游客128万人次。

得益于持续打造美丽乡村,近年来浙江全域整体推进“诗画浙江”建设,推动“一户一处景、一村一幅画、一镇一天地、一城一风光”的全域大美格局加快形成。2023年,全省接待游客7.6亿人次,实现全域旅游综合收入10028.9亿元,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。

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表示,一年多以来,浙江一体推进环境美村、产业富村、改革活村、文化润村、治理和村,打开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、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。

据统计,2023年,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跨越4万元大关,连续39年居全国省区首位,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占全国1/10强。

山清水秀,溪水潺潺。在台州市三门县岩下潘村,50余户村民经营的民宿整齐排开,水坊街里传来越剧声音,村民们在台下结伴观戏;村民们种植、采摘的土特产在农夫特产店里统一包装销售;共富市集上当地小吃麦饼、松花饼等摊位吆喝声此起彼伏。

从“无中生有”搞起农家乐,到村企联营建设乡村景区,再到融合发展文旅康养经济,岩下潘村深入挖掘乡土资源,向生态要效益,从曾经凋敝破败、一穷二白的“空心村”,发展成为年游客量达100万人次、旅游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的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。

“客流就没断过。”岩下潘村青年“归乡人”潘能告诉记者,村里民宿主要面向江浙沪地区中老年游客,主打养生游,“每到节假日自家民宿房间安排满了,我们还会介绍客人到旁边邻居家民宿,大家一起做生意。”

有的分布在负氧离子“高地”杭州临安、宁波奉化,有的分布在气候适宜度名列前茅的温州泰顺、文成,有的分布在夏季避暑胜地丽水龙泉、庆元,有的分布在健康“侵袭度”最低的地区舟山岱山、台州玉环……近日,浙江省气象局公布了全省100个乡村生态气候旅游目的地名单,面向公众推介了一批气候优越、生态优良、空气清新、康体养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其中,以梯田美景闻名的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梅源村也名列其中。

云和梯田是一座具有“千年历史、千米落差、千层梯田”特色的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梯田集群,它跨越高山、丘陵、谷地三个地质观景带,被誉为“中国最美梯田”之一。在当地的努力下,云和梯田景区于2024年2月“升格”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
进入腊月,虽然已不是云和梯田的最美季节,但梯田间的游客来来往往,云雾缥缈下,梯田如梦如幻,诉说着美丽经济的魅力。

串珠成链 富民效应不断释放

近年来,浙江积极打造以景区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目的地,着力串珠成链,整合一批区域特色鲜明、文化底蕴厚重、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,形成网红打卡经典乡村旅游线路。全省已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4个,累计创成景区村11500余个,景区村覆盖率达到56.5%。

一方面,浙江深入推进“千万工程”,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,旅游转化通道持续拓宽,旅游富民效应不断释放。另一方面,浙江充分运用“农业+”“文旅+”“乡村+”,结合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,因地制宜推出各种各样的新业态、新玩法,让特色乡村观光旅游玩出新花样。

大雪节气前后,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天宫庄园景区智能化玻璃温室里依然温暖如春,游客们现场采摘、品尝着七彩番茄等新鲜水果,看着遮阳棚缓缓升起、水帘自动工作。

在湾底村,有这样一份“甜蜜月历”引人注目:4至5月——桑果,5至6月——甜樱桃,7至8月——梨,9至10月——猕猴桃……月月有花,季季有果,天天可摘。

“这是因为我们在水果品种选择上尽量错开成熟期。”湾底村轮值村主任翁立群告诉记者,湾底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,创办天宫庄园景区,走农旅一体化发展道路,目前建有面积600余亩、涵盖50多个品种的精品水果种植基地,集数字农业、农事体验、亲子研学、休闲娱乐于一体。

翁立群说,数字农业已成为湾底村的特色名片,能间接增加游客吸引力,增大在同类农旅产业中的竞争力。在这里,游客不仅收获了新鲜感,也能切身体会到数字化给农业带来的变化。该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超50万人次,吸引就业人数约150人,包括湾底村村民78人。

为高质量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,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,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2023年底,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《关于实施乡村旅游“五创”行动助力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建设的通知》。

据介绍,所谓“五创”是指产品创牌、环境创优、文化创新、运营创效、模式创造。《通知》显示,浙江省计划到2026年基本建成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全国先行样板,成为富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中国乡村旅游胜地、国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
《通知》提出,2026年浙江省景区村建成率将达65%以上,认定3A级景区村300个,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80个,提升优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0条;浙江省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率将超过10%,乡村旅游年经营总收入达750亿元以上;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,15分钟品质文化圈建设任务基本完成;乡村旅游满意率预计达95%以上,景区村庄对共同富裕贡献度达30%以上。

文化加持 相关产业同步发展

“巧剜明月染春水,轻旋薄冰盛绿云。”一千多年前,唐代诗人徐夤如此描述龙泉青瓷。作为全球首个陶瓷类人类非遗“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”的近现代传承地,坐落在浙江西部山区的丽水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,自清朝道光年间开始龙泉青瓷传统烧制以来,至今“窑火”不灭。

依托青瓷文化,当地建立了“不灭窑火”共富工坊,打造瓷源文化传承空间、现代艺术创作基地、瓷艺特色文化节庆等旅游品牌,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体验中华文化之美,很多在外烧制青瓷的师傅也纷纷返乡制瓷。这个偏远小山村,慢慢热闹了起来。

2024年11月,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,2024年“最佳旅游乡村”名单出炉,溪头村成为中国入选的7个乡村之一。至此,浙江有安吉余村、淳安下姜村、龙泉溪头村3个乡村入选“最佳旅游乡村”,成为全国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。

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表示,坚持全省一盘棋,以乡村集群为基石,在资源整合、要素配置、产业转型、市场拓展等方面再组合、再优化、再升级。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,依托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、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载体,推进省际跨区域乡村协同发展。同时,持续创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,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,推进入境旅游便利化,不断提升浙江乡村旅游国际知名度。

走进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,处处可见青山掩映下的青瓦白墙,民房外墙上的渔民画色彩浓烈。村里精心打造的老式蒸汽火车、射箭馆、卡丁车乐园、特色民宿,吸引了不少各地游客前来体验“打卡”。

新建村党支部书记余金红说,早在10多年前,虽然舟山靠海,但新建村却因地处山坳,无明显突出的资源优势,村集体经济较为落后。“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村子里大部分都是留守的儿童和老年人。”

面对发展困境,新建村保护挖掘以“渔作”“民俗”等为特色的海岛乡村文化,努力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振兴之路。同时,新建村还将农民房屋连片改造成徽派建筑外墙实体样式,每家民房以“画春园”“燕归来”“常相会”等戏曲词牌名命名,并在30多幢民房3000余平方米的墙面上,绘制了百余幅充满渔农村生活情趣的海洋民俗风情壁画,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
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高俊,是新建村的驻村艺术家。2015年以来,他累计培训村民数千人次,带动了数百位村民自发创作渔民画。“村民们没想到,自己的画还能卖钱,少则几百元,多则几千元。”张高俊说,村民们创作的渔民画取材于原汁原味的节庆民俗、海洋文化、渔家生活,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风格深受游客喜爱。

余金红介绍,文化赋能盘活了乡村人气,带动了村里的民宿、餐饮、农产品、文创产品销售等相关行业同步发展。2023年,新建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3万人次,村民人均收入达4.9万元。“过几年舟山将开通高铁,预计将为村里带来更多游客人流。”

“海岛乡村艺术创作要以本土的美学、本土的思路进行。我们通过艺术乡建的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海岛特色民俗文化。”张高俊希望把美好的家园和幸福生活都画出来,让游客带到五湖四海,和更多的人分享这份喜悦。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